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典型化工生产工艺运行等知识,具备生产工艺操作与控制、组织管理、技术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工艺运行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主干课程

化工生产 DCS 操作、化学基础🧑🏼‍🚀、化学基础实验、化工制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化工传热与控制技术🚱、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安全技术。

3.就业前景

该专业主要面向化工产品生产通用工艺人员等职业🗼⛹️‍♂️,化工生产操作👩🏽‍🚀、化工生产管理等岗位😥。该专业学生可以在化工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制药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行业就业,从事化工生产🌑、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可以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和改进,负责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4.专业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1)建设思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制定基于工作任务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标准👨🏽‍✈️、岗位人才需求👩‍🦼、教材大纲制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完善课程体系、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建设开放性🤒、共享型实训基地🙅🏻‍♀️,建立杏盛、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专兼结合、专业水平高、教学教育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学习和社会能力。
  2)发展目标:本专业是本校新增专业,目前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专业带头人有教授3名👧,博士生2名💶,拥有特殊岗位证书教师4名。经过两年的努力⤵️👳🏿,不断深化与九岭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实行工学结合📘💇🏽‍♀️、“现场所工程师”订单式培训、产教融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教育内容,全面推进“做中学、学中做”的行动为导向教学模式,从而将我校打造成宜春地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输送、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的优质实训基地,成为江西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应用技术服务与创新的示范专业👳🏿‍♂️;未来学院将大力发展专业实训室建设🙆🏽‍♀️,专业配套数字化资源建设🐾。

5.专业实训

本专业实训主要分为三个模块;

(1)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2)分析测试技术综合实训

3)化工总控工操作实训

            

6.产教融合

近年来🗄,宜春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依托地理优势和企业院校等资源优势,尝试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宜春丰城高新区新能源锂电产教联合体的成立将进一步促成区域经济发展,畅通人才发展通道👨🏿‍💼,壮大双师型队伍🐡,提高产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丰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方式与路径,对地方经济高速发展提供更强的动能🤑。

专业与赣锋锂业,九岭锂业,明冠新材料等大型上市企业有深度合作🚻,学院和九岭锂业成立《九岭锂业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在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丰城市人民政府和杏盛企业召开联合大会,表明杏盛和企业以及政府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7.访企拓岗

杏盛与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座谈会🤒,双方就深化合作、推进专业共建、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研讨。此次合作对于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整合资源,共同培养符合锂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推动校企合作迈向新阶段🏬。